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

骨質疏鬆症與雌激素

文章來源: 彰化基督教醫院 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廖培湧醫師

認識您的骨頭
  骨骼是不斷成長的「活組織」。骨骼中的「蝕骨細胞」將老舊的骨質移去,而「造骨細胞」製造新鮮的骨質予以取代,因此人的一生當中骨骼不斷更新,維持強韌而優良的品質。年輕時「造骨」速度高於「蝕骨」速度,因此骨質總量及骨質密度得以持續上昇。到了35歲左右,骨質密度達到顛峰,稱之為「尖峰骨本」。過了這個年齡之後,骨質流失的速度要高於骨質製造的速度,於是骨質密度逐漸下降。當骨質過度流失後,骨骼就會變脆、變得容易破碎斷裂,發生骨折的風險大大增加。
停經婦女的隱形殺手
  女性到了五十歲左右,因卵巢衰竭造成「雌激素」分泌量急速降低,會出現熱潮紅、盜汗、暈眩、失眠、煩躁、記憶力減退等等神經系統失調的症狀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「更年期」。這時由於體內許多器官失去「雌激素」的保護,因此一些慢性疾病如骨質疏鬆症,心血管疾病與老年痴呆症的發生率逐漸增加。其中又以骨質疏鬆症影響的人口數最多,對生活品質的打擊也最深遠。

  更年期後由於沒有足夠的雌激素來約束「蝕骨細胞」的活性,因此骨質開始迅速流失,女性在年輕時所累積的骨本逐漸消耗殆盡。於是產生「停經後骨質疏鬆症」。

  據統計,台灣地區婦女的平均壽命是77.9歲,而50歲以上的婦女約有兩百萬人,這些停經後的婦女在其有生之年有超過三成會罹患骨質疏鬆症,而且活的越久發生的機會越大。嚴重的是,若因而發生股骨頸骨折,即使醫療技術如此進步,當中仍有二成以上的患者會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去世。而大多數的患者通常無自覺症狀,因此骨質疏鬆症堪稱是停經後婦女的「隱形殺手」。
那些人容易得骨質疏鬆
性別─女性的骨骼本來就比男性「輕薄短小」,而且更年期後更因「蝕骨細胞」作用凌駕「造骨細胞」之上,加速骨質流失,使得女性較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。
年齡─不論男女,年紀越大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性也就越高。
家族遺傳─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部份是受到遺傳基因影響。如果父母親有骨質疏鬆症的病史,子女的骨質很有可能較其同年齡的人低落。
種族─白種人和東方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族群。
體型─身體質量指數「BMI」過低,且骨架較小的人發生骨質疏鬆症風險相對昇高。
生活型態─飲食中鈣質的含量偏低,維生素D的攝取量不足,運動量不夠,以及吸煙或飲酒過度都會提高骨質疏鬆症發生的機率。
藥物─例如長期使用治療氣喘、關節炎的類固醇(俗稱美國仙丹);及抑制甲狀腺癌復發的甲狀腺素。
早期診斷的利器
  骨質密度是指骨骼中單位面積中所含的礦物質(以鈣質為代表),測量骨質密度可準確預測骨折發生的機率。目前常用的測量方法是「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」及「骨質超音波」。其中「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」的準確度和精密度較高,適合後續的追蹤及治療。它可用來偵測全身各部位的骨骼,一般是選擇腰椎及股骨,也就是骨質疏鬆病人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來檢查。「骨質超音波」是另外一種常用的測量方法,它能提供骨頭品質好壞的資訊,而且檢查成本較低,適合應用於大量篩檢屬於高危險族群的民眾。
保養骨頭從日常生活做起
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

  鈣質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,對於骨骼的健康尤其重要。此外,鈣質也是維持心臟、肌肉、和神經之正常功能以及血液凝固所必需。如果日常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不足,身體就會從骨骼移出鈣質來,於是造成骨質流失。

  乳製品是提供鈣質的良好來源。乳品中的鈣質可以讓身體很容易地吸收利用。豆類製品如傳統豆腐因製作過程中添加鈣鹽做為凝固劑,也是國人攝取鈣質的主要途徑。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量鈣質的人,可以藉由服食鈣片的方式來補充。但是鈣片使用要注意以下兩點 :

「少量多次」─ 是讓身體吸收鈣質最有效的服用方法。
「過猶不及」─攝入過多的鈣質會妨礙身體對其他礦物質的吸收,部份鈣片製劑中添加維生素D以幫助吸收,服用過量會導致血鈣過高,對生命有潛在風險。

適量補充維生素D
  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從腸道吸收進入到血液循環中。曝露在陽光下15分鐘後,體內可以自然地形成維生素D。而老年人或是長期待在室內的人,其體內合成維生素D的量也較為不足,這些人有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,以確保每日的攝取量達到400 IU(國際單位)以上,但是也不可以超過每日800 IU以上。大部份的綜合維生素(例如善存)和部份鈣片製劑 (活性鈣)中都含有維生素D。服用之前應該要詳讀標示以確定攝取的量。另外,成份強化的乳製品(高鈣牛乳)、蛋黃、海水魚和動物的肝臟也都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。
選擇適當的運動
  在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治療上,運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例如「負重訓練」方式的運動,已證實在增進身體的平衡和協調等功能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。運動有助於骨質的維持,進而可以降低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。運動可以強制人體拮抗「地心引力」而做功,其中以登山、慢跑、徒步旅行、舞蹈和爬樓梯等「負重訓練」的功效尤為顯著。

  假如你已經罹患有骨質疏鬆症,應該先和你的醫師討論,以了解從事那一種運動比較安全,強化腰背肌肉以保護你的骨骼,維持身體的彈性與平衡能力。選擇適當的運動可以減緩骨質繼續流失,提高你的骨質密度,同時減少發生骨折的機會。
常用的治療藥物
「雌激素」或「雌激素類似物」

  補充「雌激素」是預防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的最好方法,然而許多人仍有服用「雌激素」會導致「乳癌」和「子宮內膜癌」的疑慮。根據國外最新的研究報告,「雌激素」不會使良性細胞轉變成惡性細胞。雖然在西方國家,補充「雌激素」的婦女發生乳癌的機率有微幅上升的趨勢。不過,西方國家婦女乳癌多發生在停經之後,約在 55~60 歲左右。而在台灣,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約在40歲左右,大多數患者都還未開始補充「雌激素」。反而是家族遺傳和飲食習慣才是國人罹患乳癌的主要原因。對於這些乳癌的高危險族群(母親有乳癌病史,偏愛高脂肪性飲食,晚婚晚生子或不哺乳),當決定補充「雌激素」時必須定期追蹤檢查(每月乳房自我檢查,每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)。至於對「子宮內膜癌」的疑慮,只要在補充「雌激素」的同時加上服用「黃體素」,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反而降低。當然如果子宮已經拿掉了,就只要服用「雌激素」即可。

  如果妳是乳癌的患者,或者有乳癌的家族史,現在已有「雌激素類似物」的產品可供使用,商品名為EVISTA「鈣穩」,這種藥物保留了「雌激素」對婦女有益的作用( 如預防骨質流失,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,預防老年痴呆症等);且去除可能對婦女有害的作用)如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等),這類藥物使用上比傳統「雌激素」更方便且更安全。

「雙磷酸鹽」
  這類藥物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核准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是FOSAMAX「福善美」,臨床實驗證實此藥能有效阻斷骨質流失,甚至使已疏鬆老化的骨頭再「返老還童」。它的副作用大多是胃腸道症狀,如噁心,消化不良,腹瀉或便秘。另外極少數患者有肌肉酸痛症狀。

「抑鈣素」
  這類藥物已經使用多年的是Miacalcic「密鈣息」,它不但可以減緩骨質流失,同時可以緩解骨折造成的疼痛。由於「抑鈣素」是一種蛋白質,口服到消化道之後,在沒能發揮效用之前就已經被胃酸分解掉,所以無法口服使用。一般採取注射或鼻腔噴劑的方式給藥。以注射方式給藥的製劑,可能引起過敏反應,以及一些令人不舒服的副作用,例如顏面潮紅、頻尿、噁心和皮膚發癢。而經鼻腔噴霧給藥的唯一副作用是流鼻水。

  以上三大類藥物在臨床上可以靈活選用,停經期前後的婦女應優先考慮使用「雌激素」,停經多年或不願使用「雌激素」者可考慮用「雙磷酸鹽」,乳癌患者或是乳癌的高危險群婦女可選擇「雌激素類似物」,如果已造成骨折而合併疼痛症狀者應優先使用「抑鈣素」。當然適量的補充鈣片能使上述的藥物達到更理想的療效。

  最後仍是一句老話,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年輕時多累積「骨本」,就如同蓋房子不要偷工減料,才能避免地震(跌倒)時發生房屋倒塌(骨折)的遺憾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
來源網址:http://www.cch.org.tw/cchhec/knowledge_detail.aspx?oid=4